院长寄语

如果有一种学问,起自人人内心,既是主观的自觉,又是客观的共识;永远向往于理想,并随时关注现实;严格要求自我,宽容体谅他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愿成就别人;认为天下学问都有其价值,都应给予恰当的尊重;希望天下万事万物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这样的学问,就称为“儒学”,追求这一种生活的人,就称为“儒家”。

 

所以儒家是好学不倦、躬行不已,并与时俱进的。面对不同的人与事,都愿对之做出合理的思考、判断,尽其可能给予最恰当的安顿;面对不同的文化系统、时代变局,都乐于观摩参与,勇于创革,打开新局,相信人类智慧可以相通相融,相信世界文明可以共享共荣。这种儒家的志业,曾在历史中,护佑着中华民族,令其生生不已。这样的儒家志业,在当代,依然活跃。遵行这种志业的人,就称为“当代新儒家”。

 

即使不用“儒家”这个名号,我们期待世界上永远有人愿意追求那种学问;即使不用“当代新儒家”这样的称呼,我们也期待我们自己,或我们的身旁,有人愿意承担起这样的时代使命。当然,这种学问与人格,并不是容易成就的。一个人,或许必需从小开始,就接受包括中、西、印等全人类高度智慧的熏陶,饱饫诗书,经典在抱。到了青少年时期,当他的愤悱之情油然生心之时,需要接受启发——要解经以就其学问之深,博览以拓其见识之广。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扶持他们,栽培他们。这一种成长的空间,我们或许可以依古人的习惯,称为“书院”。“文礼书院”正为此一目的而开设。

 

所以,“文礼书院”,不是某一个人的,不是某一学派的。她,是时代的,她,也是永远的;她,是民族的,而她,也是全人类的。

原创文章,作者:王财贵(季谦先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li.ac.cn/yuan-zhang-ji-yu.html

(3)
上一篇 2012年1月1日 上午5:00
下一篇 2018年3月2日 下午3: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文礼平畴公众号
文礼书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