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盖如故 共启未来之学 | 文礼书院与意大利维真学院合作五周年回眸

编者按:

 

2018年1月5日,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院长米拉利亚(Miraglia)教授和学院全体老师第一次来访文礼书院,开启了东西方两所致力于古典教育与文化复兴的教育机构的密切合作。五年间,文礼书院与维真学院在西方经典与人文教育领域充分交流合作,多次互访并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球古典教育论坛,一批批有扎实中文经典基础的文礼学子亦始窥西方古典学门径,并悠游涵泳其间,好一派“东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的文明交流、文明互鉴的美景。

 

值此文礼、维真相遇并合作五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动人瞬间。

 

 

01、千年一会

 

2018年1月5日~6日,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院长米拉利亚(Miraglia)教授、副院长阿梅拉(Armella)教授和学院全体老师首次来访文礼书院并进行深度交流。▼

 

相关阅读:千年一会 经典永存——中西印三大文明之学者共论大时代之文化方向

 

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院长米拉利亚(Miraglia)教授、副院长阿梅拉(Armella)教授和学院全体老师首次来访文礼书院并进行深度交流

 

米拉利亚教授:现在的人们视经典为古籍,已经不读经典了,甚至根本不碰。这些经典上堆满了灰尘。我们今天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些灰尘拂掉,让这些古代的经典恢复它原来的风采。这些古人给我们讲述的不是怨恨、暴力或者追求物质,他们向我们讲说的是亲情、友情和真诚等美德,说的是这些伟大的理念。

 

当我们在意大利那里第一次听说有文礼书院的时候,我们一致都讲,我们要去那里。然后我们来到中国来到这里,看看东方的我们中国的兄弟姐妹。我们就如一家人一样,就如两个分离很久的家人终于能够见面,能够交流,我们也很想与这些兄弟姐妹一起合作,并肩而行,能够并肩克服现实社会所带给我们的困难。

 

阿梅拉教授:我也认同刚才王教授所说的,可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孔子,我们都是儒家。和文礼书院一样,我们维真学院最大的目标也是教育,要教育孩童、青少年,教育年轻人。我们认为教育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希望,让文化再一次地复兴,真正展现出我们的人性。在这里一起上课,一起唱诵,我们看到不仅仅是老师,甚至连青少年都非常努力地学习,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文化的理想,而让人类更加伟大。

 

尼奥巴内教授:我在年轻的时候也读了很多书,关于孔子、老子和柏拉图……因为我是学习哲学的学生,对于东方的学问、中文也非常感兴趣,因此当我知道文礼书院,也了解到王教授,便很有兴趣。我觉得先生就像孔子一样,所以我希望一次一次来到这里看到先生的学生,实际上这些学生就是未来的圣哲,我想看到孔子是如何教育他的学生的,所以我一次一次来到文礼书院。

 

杨嵋博士:这样国际化的聚会在如今地球村的时代可能也并不少见,比如很多国际会议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参加,但是中、西、印的学者共聚一堂,怀着这种人类大同的理想,共论人类智慧与文明的传承,我想这在人类历史上或许还是第一次。这一次见面,可谓人类文化史上的千年一会!我相信,今天的聚会只是一个开始,今天的结束只不过是一个永恒的,我们人类中、西、印文化传承的所谓永远的相会的开始。

 

王财贵教授:早上我听到院长米拉利亚教授曾经说,人有类似动物的性质,也有所谓超越的性质,而那是人特有的性质。这种讲法跟中国的儒家以及印度的佛学所讲的,是完全一样的。人类的心灵,确实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层次,超越的这一面是共通的、相同的,但是在现实这一面,人人各有许多他自己的欲望,各自的追求,所以会有很大的不同。……既然人的特质的这一方面是很隐藏的、很微弱的,可见就要很努力地去启发,这种启发人性的光明和超越的特质的工作,我们称为——教育。所以我把教育定义为“开发人性的工程”。就是尽量把人性的超越、光明这一面彰显出来。彰显它,它就能够化解现实上的欲望、贪婪,而免于相斗、相争。人与人能够——庄子说“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在大家面对面的时候,各自都从心里发出喜悦的微笑,虽然没有讲什么话,都已经互相了解了,这样的世界是非常美好的,这是我们衷心的期待。我们文礼书院之所以开设,也是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往这一方面走上一步。

 

02、来自中国的希望

 

2018年1月维真古典学院全体老师参访了文礼书院之后,2018年1月17日维真学院比利时籍教师Julien Claeys Bouuaert以法语在《自由比利时报》(La Libre)上发表题为《中国是下一场文艺复兴的剧场吗?》的文章,发表时标题为《当中国人爱上拉丁文》。▼

 

《自由比利时报》发表图样,右图为Julien Claeys Bouuaert
自由比利时报》发表图样,右图为Julien Claeys Bouuaert

 

Julien Claeys Bouuaert:将此次会面的二人(季谦先生与米拉利亚院长)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共同的的志愿,即希望将人文与道德培养重置于教育的中心。他们主张建立这样的学校:通过教育,年轻人意识到自己是谁,也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这亦是对被功利主义所僵化的教育的矫正;他们主张建立这样的学校:学校要使与利他主义相关联的批判精神得以建构。但将儒学与西方人文主义以令人惊讶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的,竟是一种而今被废弃的、过时的、人们不敢再对此发声的话语:美德。实际上,“美德”恰是两种文明各自的哲学千年来发展的成果。……正如西塞罗所云,美德自身便足以带来幸福的生活。

 

维真古典学院院长米拉利亚教授在参访文礼书院后,于2018年1月18日在意大利《未来报》上以拉丁文发表了相关文章。▼

 

意大利《未来报》:来自中国的希望
意大利《未来报》:来自中国的希望

 

米拉利亚教授:这些(文礼)学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勤勉地进行人文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但他们的学习目的在于追求智慧。他们用心学习名家著作,难以置信的是他们所学习的内容甚至几乎囊括所有古代文明的著作。他们以高明的方式技巧来探讨这些作品,并对其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他们不只是夜以继日地学习儒家与道家之著作来寻求圆满的学问,他们也学习印度的梵文文学,这些可能已经足以激起你的钦佩之情,但是亲爱的读者们,这些学子甚至还在学习拉丁文和古希腊文的经典。……亲眼所见文礼书院这些少年学子,我内心的希望破土而出,通过学习来培育人文精神的方式将重获新生。或许这自东方而来的光明亦会照亮我们?

 

03、北大&清华 共论古典教育

 

2018年4月15日,意大利维真学院院长和文礼书院王财贵教授再次相聚,作为嘉宾在一天之中同时参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两场活动。当天上午,两位学者作为对谈嘉宾出席北大燕京学堂“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的教育版块,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年阐述了他们的教育观点。▼

 

意大利维真学院院长和文礼书院王财贵教授

 

季谦先生:中国在一百年前把这种读经典的教育称为读死书,死读书(众笑)。我们也可以说这些古来的经典,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它是永垂不朽的经典,这些书不是真正死的书。而如果一个生命是活的——当然生命是活的,如果把这些书读到他生命里面去,他就不是死读书。如果他是死读书的话,把这些书读死了,将来才能活得过来。

 

米拉利亚教授:从胎儿起,就应给与孩子education(教育)而不是instruction(指示).…… 记忆(memory)与真理相关,她的核心是真理;忘记就是“覆盖”“遮蔽”,忘记真理。记忆就是打开这些遮蔽,给予真理以生命。记忆是缪斯之母和所有学科之母。

 

当天中午,季谦先生与米拉利亚教授在北大与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教授见面交流。▼

 

季谦先生与米拉利亚教授在北大与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教授见面交流

季谦先生与米拉利亚教授在北大与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教授见面交流

 

季谦先生:不能读中国书,中国人就忘了自己祖先的传统、祖先的智慧,中国人就渐渐远离自己的灵魂。这一百年中国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语文教育的失败带动其他的教育也变得没有灵魂,一切变成只有技术、只有职业,而没有一种人生的理想,没有远大的胸襟。文礼书院就是要培养会通中西的人才,承担起时代的主流。因为将来三、五十年之后,世界就会知道中西文化会通是很重要的。

 

米拉利亚教授:我们希望在人类的文化遗产方面建立连接。人类是一个共同体。即使我们的枝干、叶和花果看起来不同。但是我们有共同的人性之根。人性植根于和平、仁慈和爱。

 

当天下午,季谦先生与米拉利亚教授在清华大学传媒学院以“古典教育的现代意义”为主题分别从西方古典教育和东方读经教育的角度论证了经典的永恒价值。▼

 

古典教育的现代意义 海报
季谦先生在清华传媒学院演讲

 

季谦先生:不仅要看到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腾飞,也要看到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期待。“国民的品性要提升,经典教育是实现方式之一”,现在国家提倡书香社会,书的油墨放久了会香,这是外面的书香;你的心灵读了书,你的心灵会有香气,这是心灵的书香。“但是并不是读任何书都有书香,只有读有智慧的书才能够产生香味。”

 

米拉利亚教授:古典教育好比树的根基。“树是如何生长的?是先长叶子还是先长根?”提倡古典教育,正是理解根基的重要性,“根基吸收了营养,促进枝繁叶茂。人只有认识自己的本性,才能更好地知道自己的未来。”

 

04、欧洲古典文化之旅

 

2018年4月17日,在共同参与了北大清华的文化论坛后,应米拉利亚教授的邀请,文礼书院院长王财贵教授一行一同前往罗马,开启了文礼书院访学团的欧洲古典文化之旅。▼

 

米拉利亚教授的邀请,文礼书院院长王财贵教授一行一同前往罗马

 

2018年4月19日,维真学院举办古典学论坛 ,季谦先生发表演讲。▼

 

维真学院举办古典学论坛 ,季谦先生发表演讲

 

季谦先生:若真正了解体认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那一点纯粹性,由此点而发,当下即见得圣人之心即是吾人之心,吾人之心即是天地之心。由此心而行,不为任何目的,不靠任何外在的加持,只是为义务而义务,只是此良知随时显发,则人人皆可为圣贤。

 

在这次访学中,季谦先生接受了维真学院毕业生、时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研究生的黄俊扬先生的采访。▼

 

季谦先生接受了维真学院毕业生、时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研究生的黄俊扬先生的采访

 

季谦先生:古代儒家从孔子、孟子开始就展现了一种人生态度,希望尽量地把人性开发出来。而人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他是向往于高明的,通于天地的;另一方面,人性的内涵是广大的,丰富的。所以人性的开展,就好像是十字打开,既向往于高明,又能够开拓为广大。向往于高明,开拓为广大,这应当就是一个永恒的理想所在。

 

05、读经教育国际论坛

 

2018年5月19日~20日,文礼书院与意大利维真学院老师共同参与台湾台中教育大学主办的第八届读经教育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讲。▼

 

文礼书院与意大利维真学院老师共同参与台湾台中教育大学主办的第八届读经教育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讲

 

米拉利亚教授:很遗憾地说,在我们今天的学校里,也不仅仅是在西方,而是在全世界,在学校里所教的已经不是让学生成为有智慧的那一种人,而是成为一种能够制造什么东西的工具,教育变成培养可以做东西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我们现在的社会,关注的是要让生活更完美、更好、更舒服,但是我们失去的是我们的人性。……真正的教育让人知道人类与禽兽不一样,我们有比禽兽更高的部分,因为我们有思想,我们是人。

 

06、维真学院致贺文礼书院奠基

 

2018年9月28日,文礼书院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黄俊扬老师代表维真学院院长米拉利亚教授及副院长阿梅拉教授在奠基典礼上宣读贺词。▼

 

黄俊扬老师代表维真学院院长米拉利亚教授及副院长阿梅拉教授在奠基典礼上宣读贺词

黄俊扬老师代表维真学院向文礼书院致贺

 

米拉利亚教授:缪斯众神受逐于校园之外,流落旷野久矣,我与文礼书院之志士仁人,虽相隔万里之远,虽出自不同民族,然而所热衷致力之理想,谊有同焉!我等皆心怀无上之愿望,今见异方之士,有与己心相应,不为名利,纯为真理而行者,我何不有缪斯众神咸归于位文化曙光复回人间之感!我何不喜从心生,何不满心欢忭哉!吾此次遗憾未能亲历文礼书院奠基盛典,然我之精神志气实与诸嘉宾同在。我且派我维真学院同仁与礼,代我向文礼书院诸君致意:诸君自人性出发,以人性为本,为全人类和平奋斗之志,此志,亦我维真学院之志也。

 

07、拉丁语短片贺维真学院开学典礼

 

2018年9月开始,维真学院的优秀毕业生黄俊扬老师开始在文礼书院教授拉丁文课程。11月初,文礼书院学子在学习拉丁语两个半月后,为庆贺维真学院开学典礼拍摄制作了一部拉丁语短片,据我们所知,这是中国的第一部拉丁语短片。▼

 

为庆贺维真学院开学典礼拍摄制作了一部拉丁语短片

 

2018年11月10日,维真学院举行开学典礼,文礼书院和文礼国际学校学子则通过视频连线,合唱拉丁文歌曲《Carmen Pythagorae 》,以贺维真学院开学之礼。▼

 

文礼书院和文礼国际学校学子则通过视频连线,合唱拉丁文歌曲《Carmen Pythagorae 》,以贺维真学院开学之礼

文礼书院庆祝维真学院开学典礼直播连线

文礼书院庆祝维真学院开学典礼直播连线

 

在这次视频连线中,米拉利亚教授愉快地接受了文礼书院院长季谦先生的敦请,被聘请为“文礼书院特聘学术导师”。

 

季谦先生:维真学院教授拉丁文,他们并不是为了复兴拉丁语会话,而是为了语言背后的文字,文字背后的思想,思想背后的理性,也就是为了文化,他们认为拉丁文承载了西方重要的文化成就。历史的流转会有方向,既成方向,则有其趋势,一成趋势,则难以挽回,终成滚滚洪流,一般人面对洪流是难以抵挡的。然而,人类追求文化的心灵总是不泯灭的,所以,尽管近一百年来举世遗弃古典文化,已成滔滔之势,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要跟随那趋势洪流。人类随时可以反省,反省那方向是否是人类应有的正道,若非正道,我们要立志挽回,让它回归于正道。复兴拉丁文,方便继承西方文化,是当前世界学术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08、拉丁文经典工作坊

 

2019年1月初,任教维真古典学院古希腊语戏剧的墨西哥籍 Gerardo Guzman 老师与学院音乐老师Ozseb Toth及黄俊扬老师和维真毕业生Carlos do Nascimento 一道,在文礼书院的拉丁文经典工作坊中授课教学。▼

 

任教维真古典学院古希腊语戏剧的墨西哥籍 Gerardo Guzman 老师与学院音乐老师Ozseb Toth及黄俊扬老师和维真毕业生Carlos do Nascimento 一道

 

Gerardo Guzman 老师:“你们这些读经的学生读《论语》就是穿越时空跟孔子对话;你们读《道德书简》,就是回到古罗马跟塞内卡对话。而经由你们,孔子和塞内卡超越时空地进行了对话。”

 

09、中西会通之旅

 

2019年1月15日~30日,文礼书院本部及国际部58名师生前往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西方古典学游学之旅,主要学习拉丁文和古希腊文以及相关唱诵。这次游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文化意义。▼

 

文礼书院本部及国际部58名师生前往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西方古典学游学之旅

意大利教育部前部长Gerardo Bianco看望文礼书院游学学生

意大利教育部前部长Gerardo Bianco看望文礼书院游学学生

 

北大赵延风老师:在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这所在西方都罕见的用拉丁文教授西方经典的学院,这所院长变卖一切家产只为在物质大潮中,坚守人性善良、崇高、超越的学院,来了这样一群中国年轻人:他们,饱读中国经典,对自己的文化道统了然于胸;他们,谦恭好学,对其他文明亦孜孜以求;他们,着汉服,却可以用拉丁文交流;他们,弹古琴,习中国功夫,亦可拉小提琴。最令人感佩的在于,他们志存高远,以天下融通为己任。不要小瞧那些七八岁的孩童,每一个都是满腹经纶,多才多艺,都在那里默默酝酿。米拉利亚院长毕生推广古典教育,如今他发现他的理念居然将在这些中国年轻人身上得以发扬。

 

本次同期访学的还有俄罗斯圣菲利浦学校的学生,在共同访学的日子里,文礼书院与俄罗斯圣菲利浦学校学生之间也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为了纪念此次文礼书院的中国学生与莫斯科圣菲利浦学校的俄罗斯学生在维真学院之相遇共学,双方代表(圣菲利浦学校、文礼书院)在维真学院的支持协助下,在意大利教育部副部长的见证下,签订了一个象征性的友好协议。▼

 

(圣菲利浦学校、文礼书院)在维真学院的支持协助下,在意大利教育部副部长的见证下,签订了一个象征性的友好协议

(圣菲利浦学校、文礼书院)在维真学院的支持协助下,在意大利教育部副部长的见证下,签订了一个象征性的友好协议

(圣菲利浦学校、文礼书院)在维真学院的支持协助下,在意大利教育部副部长的见证下,签订了一个象征性的友好协议

签订象征性友好协议(从右至左依次为文礼书院代表、意大利教育部副部长,俄罗斯圣菲利浦学校代表,维真学院院长)

签订象征性友好协议(从右至左依次为文礼书院代表、意大利教育部副部长,俄罗斯圣菲利浦学校代表,维真学院院长)

 

象征性友好协议

 

10、第一届全球古典教育论坛

 

2019年6月7~8日,文礼书院和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共同主办了。该论坛的合办方有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和意大利哲学研究所,论坛主题“观乎人文,化成天下”典出《易经》,旨在探讨人文、人性、古典、教育等对人类文明发展至关重要的命题,提请东、西方学界、教育界人士重新审视古典教育的丰厚遗产,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期以人文领域的深度交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坚实根柢。▼

 

第一届全球古典教育论坛合影

米拉利亚教授在第一届古典教育论坛发言

 

季谦先生:人性的开展、文化的传承,它不只是中国的,只要是从人性而发,它总是全人类的,它总是有永恒的价值。这个所谓的大时代,是人类东西两个世界相见的时代,不只是交通相见,他们的文化,也就是他们对人性的表现、人文的表现也相见了,我称为这叫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当中,人类都要有大的心量、大的眼光、大的学习来成就大的、更新的文化传统,来成就大时代的一个光辉的贡献。整个人类的心灵能够因此而融会,形成更完整的文化。

 

米拉利亚教授:“和平”是人性最深刻的愿望,也是人文主义最重要的基石。我们去读古人的经典,细细品味圣贤的意思,就可以有这些深刻的感受。我们必须相信我们人是一体的,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个未来。……传统是古圣先贤给我们的遗产,我们要把这些遗产传给我们的子孙,如薪尽火传,生生不息。我们还要尽力扩充我们继承来的遗产,要加薪助燃,这才是时代的先务。

 

11、倾盖如故

 

2019年9月20日,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老师们再次来访文礼书院并进行深入交流。那不勒斯东方大学退休教授Giancarlo Rinaldi 教授和其夫人 Emilia Chioccarelli女士同行。季谦先生为维真学院题字“倾盖如故”。▼

 

季谦先生为维真学院题字“倾盖如故”

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老师们再次来访文礼书院并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访问文礼书院前,2019年9月19日,在文礼书院促成下,维真古典学院与温州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维真古典学院院长米拉利亚教授与温州大学钱强副校长签署两校合作协议(中国温州大学和意大利维真古典教育学院校际文化、教育和科研合作项目框架协议)。▼

 

维真古典学院院长米拉利亚教授与温州大学钱强副校长签署两校合作协议

 

12、负笈欧陆 求学维真

 

2019年春,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一年制拉丁文研修班开始年度招生。文礼书院优秀学子申请进修以深入学习。2019年9月,首批三位学子前往意大利维真学院,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拉丁文研修课程。2020年9月,第二批三位文礼学子前往意大利维真学院开始留学生涯。2021年9月,第三批一位文礼学子启程前往意大利维真学院开始学习。2022年10月,第四批两位文礼学子赴意大利维真学院学习。▼

 

学子前往意大利维真学院

学子前往意大利维真学院

学子前往意大利维真学院

学子前往意大利维真学院

学子前往意大利维真学院

 

文礼学子夏梓朝:先生言:“欲兴我中华文化,必教人能读中国书也。”所谓中国书者,皆出古文,故中国文化尽在古文也。又闻Aloisius教授言:“拉丁文逝矣,人将亡乎?”是西方文化尽在拉丁文也。数百年来,古文,拉丁文凋敝,古圣贤之蕴奥久晦于世,海内学者随风流俗,而圣学几弊矣。此二先生者,起毫末之衰,犹能抱绝守先,振音空谷,汲汲奔呼,圣贤之遗法,于是岿然有存者焉。今闻Aloisius教授于意国维真学院教授拉丁文,并恢弘希腊罗马之古道,招选天下学子就学,机诚难遇,若得前往,实小子之大愿也。若学成而归,则中西会通,圣学继绝之责,小子曷敢让焉!

 

2020年9月,第一批留学维真之文礼学子学成而返,季谦先生赠言勉励。

 

季谦先生:前有玄奘为法忘躯,毅然西行;后有留美幼童,立听天由命之契,茫然向海起航;然皆因自家根柢已立,故能愤发异域,开拓眼目,学成归来,造福家邦。今之书院学子,游学西欧,其志其功,当不让先贤也。二三子,勉之矣。

 

13、天涯比邻 万里传音

 

天涯比邻 万里传音

 

米拉利亚教授:希望我们能齐心协力,继续为护持人性,为培养德性,为年轻人的教育而努力奋,不管那些年轻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还是东方人。我要鼓励大家继续追求你们一心向往的学问,使得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的文化种子生根发芽开花,让你们从先贤那里得到的智慧变得更加璀璨光辉,然后传给我们的后代。

 

天涯比邻 万里传音

天涯比邻 万里传音

 

14、西学泰斗 期许未来

 

2021年,享有盛誉的西方古典学泰斗、德国学者Michael von Albrecht教授在海德堡大学出版社出版拉丁文传统体裁长诗,其中第四章为《论未来之学》,以寓言方式表现了一位慈父和先知的对话,即这位慈父询问先知对他五岁女儿未来学习的建议,先知表达了对经典的推崇并劝勉西方学子学习中国文化,并以此传递出对世界文化会通的展望。Michael von Albrecht教授在这首诗中特别肯定了意大利维真学院和文礼书院在中西会通方面的合作,并对文礼书院深致赞赏与期许。

 

Michael von Albrecht教授在这首诗中特别肯定了意大利维真学院和文礼书院在中西会通方面的合作,并对文礼书院深致赞赏与期许

 

能得到享誉世界的西方古典学泰斗之嘉许,文礼书院深受鼓舞,深感荣幸。而文礼书院作为一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新型书院,正式而系统的西方古典学和拉丁文教学即肇始于2018年1月5日与维真学院之相遇。这一次相遇,不仅仅是两个东西方学院的相遇与相知,更是这个大时代中东西方古典教育和经典文化的相遇与相知。

 

美哉言乎天心常眷罗马维真人文基奠

院长诲人孜孜无倦溥天之下桃李开遍

黄师俊扬狮城之彦佩兰带芷渡海如箭

传习学问栽培锻炼于彼文礼缪斯之殿

——《论未来之学》

 

15、维真文礼 云端相聚

 

2021年11月,在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开学典礼全球直播中,时任文礼书院欧洲语言与文学部主任黄俊扬老师从新加坡连线参加“人文主义的国际性”一环节,分享了文礼书院所作中西会通之工作与书院发展近况,其中也邀请了文礼院长季谦先生从中国连线并发表贺词,文礼书院学子夏梓朝同学为季谦先生做拉丁文翻译,其后四位文礼学子分享了他们学习拉丁文的心得体会。在这个环节中,也播放了文礼书院和国际部学子拍摄并演出的两首拉丁文歌曲。

 

维真文礼 云端相聚

 

季谦先生:“文礼书院和维真学院相识相知已经快四年了,我们两个学院就像兄弟一样,其友谊是永远不变的。很感谢维真学院对拉丁文复兴的努力,我也愿意带着文礼书院与维真学院携手共进,希望文礼书院能成为东方的维真学院,共同为拉丁文而努力,共同为人类的古典文明的保存而努力,共同为推进人类理性文化的发展而努力”。

 

16、齐心协力 重振经典

 

2022年9月28日,值文礼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意大利维真学院院长发来祝贺。

 

文礼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意大利维真学院院长发来祝贺

我们希望文礼书院的一切都日臻美好

从而达到自己想要到达的顶峰

实现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也希望文礼书院能与我们维真学院的

合作与联系越来越密切

让整个世界的年轻人

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

一起齐心协力

为全人类善的教育与培养而努力

让和平遍布在不同的民族中

和平实现的愿望就含藏在

先人留给我们的经典中

 

齐心协力 重振经典

齐心协力 重振经典

齐心协力 重振经典

 

维真古典学院与文礼书院虽远隔万水千山,却心意相通,情同手足。正如维真古典学院院长米拉利亚教授在与文礼书院的奠基贺辞中说:“文礼诸君自人性出发,以人性为本,为全人类和平奋斗之志,此志,亦我维真学院之志也。

 

季谦先生亦言:所谓的文化,它的本源来自于人性。既然是在人性,在原则上每一个人或是每一个民族都可以去学习,都可以去吸收,都可以去融会贯通,因为它本来就是同一个人性发出来的不同的成就。到现在这个大时代,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大胸襟、大雅量,能够创造出大融合,开出大格局,展现大气象。这是历史给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幸。

 

祝愿文礼书院与维真古典学院:携手共进,友情长存。

 

维真学院

——关于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

 

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

 

意大利维真古典学院是专门从事拉丁语、古希腊语、西方古典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机构,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以拉丁语、古希腊语为教学、科研和日常交流用语的学校。学院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罗马弗拉斯卡蒂法尔科尼瑞庄园(Villa Falconieri, Frascati),创始人及校长米拉利亚教授是知名的拉丁语文学家、教育家。学院致力于推广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以及独特、高效的古典语言教学法,试图恢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传统。虽然学院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拉丁语学校,但学院明确表示,语言本身只是实现更大成就的工具。这也正是为何学院所开设的课程并不是语言学或纯粹学术的课程,而是作为探寻人类共同的人文基石并连接各地人们的途径——而这个途径,可能成为世界和平的源泉。

原创文章,作者:文礼书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li.ac.cn/qing-gai-ru-gu.html

(2)
上一篇 2023年1月4日 下午8:24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下午2: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文礼平畴公众号
文礼书院视频号